已凉
韩偓
碧阑干外绣帘垂,
猩色屏风画折枝。
八尺龙须方锦褥,
已凉天气未寒时。
张静解读
说起韩偓可能很多人不熟悉,但是他的姨父相信大家都知道,就是鼎鼎大名的李商隐。其实韩偓是晚唐非常著名的诗人,十岁就能作诗,而且技惊四座。韩偓深得李商隐喜爱,李商隐曾动情地作诗夸赞他“十岁裁诗走马成,冷灰残烛动离情。桐花万里丹山路,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成语“雏凤清声”就出自这里,形容后辈子弟才华出众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李商隐和外甥韩偓,也常常被视为晚唐唯美派诗人的代表。
《已凉》是韩偓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的唯一作品。这首诗的题目就很特别——“已凉”是第四句的头两个字,似乎跟内容关系不大。同样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的李商隐的《为有》是以第一句的头两个字为题的,李商隐的《嫦娥》则以第三句的头两个字为题。
韩偓擅长写闺中艳情,以“香奁体”著称,其诗中用情真挚之处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,比如《别绪》中的“此生终独宿,到死誓相寻”两句,被顾随先生评价为“对未来的追求,真有力”。这首《已凉》也是构思精巧,委婉含蓄,全诗没有人物出场,未用一个“情”字,短短四句,读来情思悠远,耐人寻味。
诗的前三句,镜头由外入内,逐层深入,从户外的“阑干”,到门口的“绣帘”,再到门内的“屏风”,进而写到卧室的“锦褥”。从这些颇具富贵气象的器物上来看,“绣帘”替代了夏日的竹帘;户外花已凋零,只有屏风上的花卉“折枝”依然开放;“龙须”草席已嫌寒凉,所以铺上了方形的“锦褥”,这一切都是为全诗的最后一句做铺垫——“已凉天气未寒时”,原来夏天已经过去,秋天到了,天气已经慢慢转凉了,隐隐透露出富丽幽雅中淡淡的忧伤。
前三句的色调是极为浓艳的:碧色的阑干、猩色的屏风,加上绣帘锦褥,这些华丽的器物洋溢着主人公热情的期待,与最后一句表现出的淡淡的寂寞、无可奈何的情绪形成了一种张力。虽然诗人什么也没有说,但你是不是能从中体味出温庭筠笔下“梳洗罢,独倚望江楼。过尽千帆皆不是,斜晖脉脉水悠悠。肠断白蘋洲”的感慨呢?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小账户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